<{股票配资开户}>昨天市场大跌,大家伙却挺开心?银行下跌原因大揭秘{股票配资开户}>
别看昨天市场大跌,但实际大家伙还挺开心的怎么买股票,真所谓「一鲸落,万物生」,那么是不是真得如此呢?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,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,大家不要忘记。
一,银行下跌罗生门
很多人说这次银行的调整完全是因为一则消息,中国人保在其股东会上释放出信号,大意是红利资产自己已经买够了,后续的钱要投到科创板、投到科技上去。由此市场认定银行的增量资金要没有了,眼下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不下去了,于是乎引发资金出逃。
但是这条消息并非来自于官方媒体,而是一家自媒体公司,一般对于这种没来由的消息,我都是持谨慎态度,另一方面,也还是更重要的一点,就是港股市场的同款银行股要跌的更少一些,显然这就不好解释了,因为如果说买的话,这些保险公司也是买港股甚于A股的银行股,按理说,跌的时候也应该港股受到的影响更大,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内资的银行股跌得更多。
二,究竟是什么原因?
从这角度来看,实际是A股银行股的下跌带动了港股银行股的下跌,那么A股银行股为何会下跌呢?从衍生品市场来看,周五的上证50期指期现差快速收敛,说明有人在平仓,而港股市场几乎没有什么程序化交易的生存空间(成本太高),所以,多半是内资程序化交易在做,这可以联系到我前两天又给大家提醒的程序化交易受限的消息。
所以昨天市场大跌,大家伙却挺开心?银行下跌原因大揭秘,这么看下来,不仅是大盘权重面临着程序交易的平仓,就是小盘股也不可能逃脱,而且小盘股更为拥挤。那是不是行情要不行了呢?当然也不是,最明显的就是资金出来之后,并不是无动于衷,而是直接转向其他战场,这两天的成交量是持续放大的。
所以,还是应了那句话,牛市多暴跌!所以我说牛市很难做,就是这个道理,因为很多东西都会让你难以理解,但其实又是合理的,事实上每一轮行情回头看都是波澜壮阔,但实际过程都是百转千回。
其实事后分析再精彩其实对大家的帮助并不大,真正有意义的是做好提前预案,我们要明白,所有的分析都是被动的,都是大资金甩给我们的结果,那么就要想办法从大资金的交易入手,看懂大资金的交易行为,自然可以保护自己,起码做到不落后于人。
三,散户要学会保护自己
有人或许好奇说机构的交易行为哪有这么轻易可以看得出来?看清机构行为,其实不难!随着大数据挖掘技术的进步,跟踪交易行为已经有了很大突破。别说像机构交易这种有规律可循的行为,就连你的消费、饮食喜好,大数据都能分析出来。
咱们就以银行为例,银行最近几年涨得非常好,而在银行迭创新高的过程中,关于银行涨得太多了的质疑声从未间断,对于银行业绩无法支撑起估值的声音也是很多,对此我不做评价,估值本来就是很感性的事情,我只看机构的交易行为,看下图:
上图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提供的「交易行为数据图」,和传统的走势图相比,这张图上多了下方的橙色柱体,这就是系统中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当「机构库存」数据持续活跃的时候,说明机构资金在积极参与交易,试想下,如果机构不是很看好这个股票或者板块,会持续参与交易吗?
所以,从图中可以看出,机构其实看好银行不是一两年了,关键是2022年几乎是布局了一整年,当时虽然机构积极参与,但是股价却没有上涨,显然这种大手笔想要得到的当然也是很多的,所以回头看涨了这么多,不能不说,专业机构资金是早有预谋。
另一方面,虽然一路涨来质疑声不断,但实际大家会发现机构根本没有抛弃过,一直在持续的加码,这就是厉害的地方,你或许也在过去几年中参与过银行股,但你最多就是参与一段,因为你不相信银行股可以这么疯,实际是银行还是其他根本不重要,疯的只能是参与其中的资金。看似一路上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高点,回头看其实也就是「轻舟已过万重山」,这一次会如何,我也不知道,但我知道,当机构彻底放手的时候,我肯定不会再去参与了。
说到这,不得不提的就是白酒,和银行在质疑声中不断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白酒则是在不停得抄底声中一路下跌,跌的很多大v都赔上自己的名誉,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副交易场景呢?
从白酒的交易行为数据来看,从2023年10月之后,「机构库存」数据彻底消失,之后每次创下新低就有为白酒鸣不平的,期间也出现过反弹,但实际结果就是即便是反弹也不过是昙花一现,之后股价也是继续下跌。
白酒是不是见底了,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一点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如果说接下来白酒有机构持续开始布局,那么那些不好的事情你也不用多考虑,因为相比于机构,作为我们普通投资者,一定有我们自己忽略的地方,这点大家就不用犟了。
所以,回到开头,银行的下跌一定是好事吗?不要被表面的涨跌给糊弄了才是关键!
真相很残酷,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。
本篇就聊到这里,关注老概,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。
声明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开户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