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<{股票配资开户}>炒股七大口诀解析:不冲高不卖、不跳水不买,横盘不交易的实战指南{股票配资开户}>
![]()
炒股这么多年,见过太多人抱着“赚快钱”的心态冲进股市,结果要么追高被套,要么割肉在低点,最后亏得一塌糊涂。其实老股民心里都清楚,炒股没有捷径,但有一些经过市场检验的“口诀”,就像航海时的指南针,能帮你避开不少坑。今天就把这七大口诀掰开揉碎了说,用大白话讲透背后的逻辑和实操方法,不管你是刚入门的新手,还是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股民,都能直接照着用,不用再靠运气赌涨跌。
先说说第一句口诀:“不冲高不卖,不跳水不买,横盘不交易”。这句话看着简单,却是无数股民亏出来的血泪教训,核心就是“顺势而为”,不跟市场硬刚。
先解释“不冲高不卖”。这里的“冲高”不是指股票涨了1%、2%就叫冲高,而是指股价涨到前期压力位、或者连续上涨后出现明显的乏力信号,比如放量滞涨——就是股价没怎么涨,但成交量突然放大,说明有大量筹码在出货。很多人总想着“多赚一点”,股价冲高了还舍不得卖,结果本来能赚10%,最后反而亏了5%。我早年就吃过这亏,2015年买了一只煤炭股,从8块涨到12块,已经到了前期高点,而且那天成交量比平时多了3倍,明显是主力在出货,但我贪心不足,想着能涨到15块,结果第二天股价直接低开,一路下跌,最后10块钱割肉离场,少赚了20%不说,还担了好几天的心。
现在我遇到这种情况,会果断出手:如果股价涨到前期压力位,或者连续3天上涨后出现放量滞涨,就先减仓50%,剩下的用“止盈线”锁定收益,比如跌破5日均线就清仓。这样既不会错过后续可能的上涨,也不会因为贪心把到手的利润又吐回去。
再看“不跳水不买”。“跳水”就是股价突然大幅下跌,比如单日跌5%以上,或者连续几天阴跌,而且成交量放大,说明市场恐慌情绪蔓延。这时候很多人会想着“抄底”,觉得“跌了这么多,肯定要反弹了”,结果越抄底越套,最后深套其中。2018年,我朋友买了一只科技股,从20块跌到15块,他觉得是跳水抄底的好机会,重仓买入,结果股价继续跌到10块,他亏了30%才割肉。
其实“跳水不买”的核心是避开下跌趋势,等企稳信号出现再动手。什么是企稳信号?比如股价下跌后,连续3天在同一个区间震荡,没有创新低,而且成交量萎缩,说明卖盘已经不多了。这时候再少量买入,就算后续还有回调,风险也小很多。我2023年买新能源股就是这样,股价从30块跌到20块,连续5天跳水,我一直没动手,直到它在20块附近震荡了一周,成交量越来越小,我才分批买入,最后赚了25%。
最后是“横盘不交易”。横盘就是股价在一个狭窄的区间里来回波动,涨也涨不上去,跌也跌不下来,成交量还特别小。这时候交易就是“浪费时间”,因为横盘阶段很难赚钱,而且容易被来回打脸——你买了它就跌,你卖了它就涨。我曾经在2020年买过一只银行股,横盘了3个月,每天波动不超过1%,我忍不住来回买卖了好几次,手续费扣了不少,最后还亏了2%,纯属瞎折腾。
后来我就记住了,横盘阶段要么观望,要么设置好止损止盈线,比如股价突破横盘区间的上沿就买入,跌破下沿就卖出,没突破之前绝不轻易动手。这样既能节省时间,又能避免不必要的亏损。
第二句口诀:买阴不买阳,卖阳不卖阴,逆市而动,方为英雄
这句话看着有点反人性,但其实是炒股的“精髓”之一,核心是“低吸高抛”,避开市场的追涨杀跌情绪。
“买阴不买阳”,意思是买股票要在股价下跌的时候买,而不是在上涨的时候买。很多人喜欢追阳线炒股七大口诀解析:不冲高不卖、不跳水不买,横盘不交易的实战指南,看到股票涨了就忍不住冲进去,结果很容易买在高点;而买阴线,就是在股价回调的时候买入,成本更低,风险也更小。比如一只股票从10块涨到12块,然后回调到11块,这时候买入,比在12块追涨要安全得多,就算后续再回调,亏损空间也有限。
但这里要注意,“买阴”不是随便买,而是要在股票处于上升趋势中,回调到关键支撑位(比如5日均线、10日均线)的时候买。如果股票处于下跌趋势中,就算天天收阴线,也不能买,否则就是“接飞刀”。我2021年买消费股就是这样,股票处于上升趋势,每次回调到10日均线就买入,每次都能赚5%-10%,屡试不爽。
“卖阳不卖阴”,意思是卖股票要在股价上涨的时候卖,而不是在下跌的时候卖。很多人看到股票跌了,就慌了神,赶紧割肉,结果卖在低点;而在股价上涨的时候,尤其是涨到前期压力位、出现放量滞涨的时候卖,能锁定更多收益。比如一只股票从10块涨到12块,收了一根大阳线,而且成交量放大,这时候就可以果断卖出,不用等它继续涨,因为后续很可能会回调。
“逆市而动,方为英雄”,不是说要在大盘大跌的时候买股票,而是说要避开市场的情绪陷阱,别人都在追涨的时候你不追,别人都在恐慌抛售的时候你不抛,反而能把握到更好的机会。比如2022年4月,大盘大跌,很多股票都在跳水,别人都在割肉,我却发现一只医药股,业绩很好,而且回调到了历史低位,我果断买入,结果两个月后涨了30%。
但逆市而动也要有前提,就是你买的股票要有基本面支撑,比如业绩好、估值低,而不是随便找一只股票就买。如果股票本身业绩差、估值高,就算逆市买入,也很难赚钱。
![]()
第三句口诀:高低盘整,再等一等;高低反转,顺势而为
这句话的核心是“耐心”,炒股最忌讳的就是“急功近利”,很多人之所以亏钱,就是因为没耐心,看到股票不涨就忍不住卖出,结果刚卖出就上涨。
“高低盘整,再等一等”,意思是当股价涨到高位或者跌到低位后,出现盘整走势,这时候不要着急动手,再观望一段时间。因为高位盘整可能是主力在出货,后续很可能会下跌;低位盘整可能是主力在吸筹,后续可能会上涨,但谁也不知道盘整会持续多久,盲目买入或卖出都容易出错。
比如2021年,一只白酒股涨到高位后盘整了两个月,很多人觉得会继续上涨,纷纷买入,结果盘整结束后股价一路下跌,套了很多人;而2022年10月,一只半导体股跌到低位后盘整了一个月,我观望了一段时间,等它突破盘整区间后才买入,结果涨了40%。
“高低反转,顺势而为”,意思是当股价在高位出现反转信号(比如连续3天收阴线、放量下跌),就说明上涨趋势可能结束了,要果断卖出;当股价在低位出现反转信号(比如连续3天收阳线、放量上涨),就说明下跌趋势可能结束了,要果断买入。
这里的关键是“顺势”,不要跟趋势作对。上涨趋势中,就算出现短期回调,也不要轻易卖出;下跌趋势中,就算出现短期反弹,也不要轻易买入。我早年就因为跟趋势作对,在上涨趋势中因为短期回调就卖出,结果错过了后续的大涨;在下跌趋势中因为短期反弹就买入,结果被套在半山腰。
第四句口诀:放量上涨要跟进,放量下跌要回避,缩量不买卖
成交量是股市的“温度计”,能反映出市场的资金动向,这句话的核心就是通过成交量判断市场情绪,决定买卖时机。
“放量上涨要跟进”,意思是当股价上涨,而且成交量放大,说明有大量资金在买入,市场情绪活跃,上涨趋势可能会持续,这时候可以适当跟进。比如一只股票平时成交量只有1亿,突然某天成交量涨到3亿,股价还涨了5%,说明资金在抢筹,后续很可能会继续上涨,这时候就可以少量买入。
但要注意,放量上涨如果出现在高位,可能是主力在出货,比如股价已经涨了50%,突然放量上涨,这时候就要警惕,不要盲目跟进。我2019年就遇到过这种情况,一只科技股涨了60%后,突然放量上涨8%,我跟风买入,结果第二天主力出货,股价大跌,我亏了10%才割肉。
“放量下跌要回避”,意思是当股价下跌,而且成交量放大,说明有大量资金在卖出,市场恐慌情绪蔓延,下跌趋势可能会持续,这时候要果断回避,不要想着抄底。比如一只股票平时成交量只有1亿,突然某天成交量涨到3亿,股价还跌了5%,说明资金在出逃,后续很可能会继续下跌,这时候就算它跌了很多,也不要买入。
“缩量不买卖”,意思是当成交量萎缩,说明市场资金活跃度低,买卖双方都在观望,股价很难有大的波动,这时候最好不要交易,以免浪费时间。比如一只股票连续一周成交量都在萎缩,每天波动不超过1%,这时候买入或卖出都没意义,不如观望,等成交量放大后再动手。
第五句口诀:线上持股,线下持币,破线离场,回线进场
这里的“线”指的是均线,比如5日均线、10日均线、20日均线,均线能反映出股价的趋势,这句话的核心是通过均线判断趋势,决定持仓状态。
“线上持股,线下持币”,意思是当股价在均线上方运行,说明处于上涨趋势,这时候可以持股;当股价在均线下方运行,说明处于下跌趋势,这时候要持币观望。比如用5日均线作为参考,股价在5日均线上方,就持股;在5日均线下方,就持币。
我现在炒股主要参考10日均线,股价在10日均线上方,就一直持有,不管短期波动;股价跌破10日均线,就果断卖出,避免亏损扩大。用这个方法,我避开了很多次大跌,也抓住了很多次大涨。
“破线离场,回线进场”,意思是当股价跌破均线,说明趋势可能反转,要果断离场;当股价回调到均线附近,又重新站在均线上方,说明趋势可能延续,要及时进场。比如股价一直在10日均线上方运行,突然跌破10日均线,这时候就要卖出;过了几天,股价又回调到10日均线附近,重新站在10日均线上方,这时候就可以重新买入。
但要注意,破线后如果成交量放大,说明趋势反转的概率很大,不要轻易回线进场;回线进场时,如果成交量萎缩,说明支撑力度不足,也不要轻易买入。
![]()
第六句口诀:利好出尽是利空,利空出尽是利好,消息落地快动手
股市里的消息很重要,但很多人容易被消息误导,这句话的核心是“反向思考”,不要被表面消息左右。
“利好出尽是利空”,意思是当某个利好消息公布后,股价往往会上涨,但如果利好消息已经提前被市场消化,股价已经涨了很多,那么消息公布后,主力可能会趁机出货,股价反而会下跌。比如一只股票要发布年报,市场预期业绩大增,股价提前涨了30%,等到年报真的公布,业绩确实大增,但股价却开始下跌,这就是“利好出尽是利空”。
我2020年就遇到过这种情况,一只疫苗股,市场预期它会获得疫苗批文,股价提前涨了50%,等到批文真的下来,股价却大跌15%,很多追高的人都被套了。所以遇到利好消息,不要盲目追涨,要看看股价是否已经提前反应,如果已经涨了很多,就果断卖出,不要等消息落地。
“利空出尽是利好”,意思是当某个利空消息公布后,股价往往会下跌,但如果利空消息已经提前被市场消化,股价已经跌了很多怎么买股票,那么消息公布后,恐慌情绪释放完毕,股价反而会上涨。比如一只股票被立案调查,市场预期会有处罚,股价提前跌了20%,等到处罚结果公布,只是罚款几十万,没有实质性影响,股价反而会上涨,这就是“利空出尽是利好”。
“消息落地快动手”,意思是不管是利好还是利空消息,一旦落地,就要果断行动,不要犹豫。利好出尽就卖出,利空出尽就买入,犹豫只会错过机会,或者扩大亏损。
第七句口诀:贪多嚼不烂,持股不超过三只,分散风险不集中
很多人觉得“多买几只股票就能分散风险”,于是手里捏了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股票,结果根本顾不过来,每只股票的情况都不了解,最后亏得一塌糊涂。这句话的核心是“集中精力”,精选个股,合理分散风险。
“贪多嚼不烂”,意思是股票买多了,根本没时间研究每只股票的基本面、技术面,也没法及时跟踪消息面,很容易因为疏忽而导致亏损。我早年最多的时候手里有12只股票,每天要看12只股票的行情、新闻,忙得焦头烂额,结果有一只股票发布了利空消息,我没及时看到,最后亏了15%。
后来我就把股票数量控制在3只以内,每只股票都深入研究,了解它的业绩、行业前景、主力动向,这样就能及时把握买卖时机,亏损的概率也大大降低。比如我现在手里只有3只股票,分别是消费、科技、新能源板块,既能分散行业风险,又能集中精力跟踪。
“分散风险不集中”,不是说买的股票越多,风险越分散,而是要在不同行业、不同风格的股票之间分散。比如买一只消费股、一只科技股、一只周期股,这样就算某个行业回调,其他行业可能会上涨,能降低整体风险。如果把所有股票都买在同一个行业,比如全买科技股,一旦科技板块回调,就会全军覆没。
但也要注意,分散风险不是“乱分散”,不要买一堆业绩差、估值高的股票,就算买得再多,也很难赚钱。精选3只左右业绩好、估值合理、行业前景好的股票,才能真正分散风险,实现稳定盈利。
最后想说的话
这七大口诀,看似简单,实则包含了炒股的核心逻辑:顺势而为、低吸高抛、耐心等待、敬畏市场、控制风险。很多人炒股之所以亏钱,就是因为违背了这些逻辑,要么追涨杀跌,要么贪心不足,要么缺乏耐心,要么不懂风险控制。
但要记住,口诀不是“万能钥匙”,不能生搬硬套,要结合市场行情、个股基本面、技术面灵活运用。比如“买阴不买阳”,在牛市中适用,在熊市中就不一定适用;“线上持股,线下持币”,用5日均线和用20日均线的效果也不一样。
炒股是一场修行,既要学习技巧,也要修炼心态。不要想着一夜暴富,要把炒股当成一项长期投资,慢慢积累经验,不断总结教训,才能在股市中长久生存下去。
那么问题来了,你炒股多久了?有没有用过类似的口诀?你觉得哪句口诀最实用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炒股经历和感悟,咱们一起交流探讨,少走弯路!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开户观点